来源:CHTV百姓健康频道 2021-03-13
【健闻中国】
习近平:加快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
3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聚焦影响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主要问题,加快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2021年全国职业健康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努力构建职业健康发展新格局
3月8日,2021年全国职业健康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斌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2020年职业健康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和尘肺病防治攻坚任务,会议强调,2021年要准确把握新时期职业健康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推动职业健康工作更加富有成效和更具可持续性,努力构建职业健康发展新格局。
我国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十三五”期间,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2020年12月,全国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4%,较2015年增长9.8%。
“十三五”期间,我国县域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目前85.8%的县级医院具备二级医院服务能力,35.1%的县级医院具备三级医院服务能力。县域医疗共同体4028个,跨区域专科联盟5900个,面向边远贫困地区的远程医疗协作网4075个。全国双向转诊人次数2020年达2507.5万。
国家卫生健康委成立新机构应对青少年视力问题
为提高近视防控等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工作管理决策水平,促进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事业科学发展,国家卫生健康委决定成立国家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眼科学分会主任医师王宁利担任主任委员。机构的主要职责是为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工作提供咨询和专业指导,探索、发现和推荐视力健康适宜技术和典型经验,开展近视防控科普宣传等。
【健康聚焦】
上海:每个新城至少设一家三甲综合医院
上海市卫健委印发《关于加强新城医疗卫生资源规划配置的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方案》),提出每个新城至少设一家三甲综合医院、设置不少于一家发热门诊等要求。到2025年,上海将建成与新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的整合型、智慧化、高品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山西“两病”门诊用药保障起付标准降至30元
山西“两病”门诊用药保障起付标准降至30元,从3月1日起,山西全面实施“两病”(即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和健康管理专项行动计划,“两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起付标准由60元/年降低为30元/年,减轻居民用药负担。
西宁建成112个医联体
青海省西宁市已组建多种形式的医联体112个,覆盖所有公立医院以及4731个基层医疗机构和22家社会办医院医疗机构,县域内就诊率达93%。
【医院新动态】
新疆首例!3D打印指导下心脏介入“一站式”手术
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成功实施新疆首例3D打印指导下“一站式”房颤冷冻消融术+左心耳封堵术+卵圆孔封堵术。以3D打印技术辅助,对患者心脏进行精确治疗,这项技术的开展标志着新疆心律失常介入治疗水平进入精准时代。
去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成立了新疆首个“医学3D打印创新研究中心”,目前,3D打印技术已应用到医院18个专科。这次手术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作为国家级房颤中心的一次成功经验,也是3D打印技术在新疆的一次良好实践。
【健康卫士】
健康卫士,身边的健康守护人!今天带大家认识的健康卫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名誉院长、石学敏教授。
作为现代中国针灸奠基人、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石学敏院士从医57年,创建了“针刺手法量学”,使传统针刺手法向规范化、剂量化、标准化发展,填补了针灸学发展的空白。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的研究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他在国内率先建立了以中医针灸为特色的“石氏中风单元”医疗模式,成为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推广项目。
石学敏院士用很多传奇的故事向世界证明针灸的神奇,被誉为“鬼手神针”“华夏针”。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名誉院长 石学敏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