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CHTV百姓健康频道 2021-08-06
日喀则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东邻拉萨,西衔阿里地区,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六年来,来自上海的“组团式”援藏医疗队扎根于此,他们用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为当地民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在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的骨科病房内,做完断腕再接手术的小伙惊喜的发现自己的右手有了知觉。他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前来查房的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上海市第六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员、日喀则市人民医院骨科主任阮洪江。几天前,他由于工作中失误造成手腕断裂,这种创伤以往在日喀则基本宣告放弃,如今在阮洪江的操刀下,成功实现了再接。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上海市第六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员、日喀则市人民医院骨科主任 阮洪江
术后两个礼拜度过了这个危险期,第一步我们现在成功了,就是说保住这个手,第二步的话,就让你能做事情要有功能。
患者 日喀则市人民医院骨科
这边(医院)觉得太好了,现在那个大拇指有点可以(活动)。
2015年,为进一步促进西藏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开展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2015年8月,上海市首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12名队员抵达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拉开上海市医疗人才“组团式”支援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的序幕。
2017年6月,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8家医院分别与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签约,通过“以院包科”的方式,全力打造西藏8个诊疗中心,自此上海市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 “以院包科”的模式一步步开始深化。
六年来,上海市先后派出六批 “组团式”援藏医疗队进入日喀则,科室诊疗进一步规范化,治疗理念更加先进,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的医疗水平逐渐提高。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上海市第六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员、日喀则市人民医院骨科主任 阮洪江
我们骨科的发展,跟五年前、六年前比较的话,应该是有一个非常大的飞跃,我们除了在完成骨科手术的同时,介入到这个创伤的抢救当中也比较多,我们骨科就是作为主导,组建我们这个创伤中心,信息化、智能化的这一块建设,也都在铺设改善,创伤的救治能力也在逐步的提高。
日喀则市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 李谭珠
2015年技术援藏以来,那么我们就等于,就是从他们那个,站在他们肩膀上来发展的,他们没援藏之前,我们那个手术确确实实不正规,科室管理这一块很乱,他们来了以后给我们建立一套体系,使我们日喀则市人民医院骨科这一块,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心脏内科医师 米玛
以前的话我们科室是一个综合内科的一个大内科,自“组团式”援藏以来,我们科室于2019年就单独形成了心内科专科,并建立了日喀则的首个胸痛中心,从此然后我们就有了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
一个工作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上海市第六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员、日喀则市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潘志英,正带领学生参加一个骨科手术联合会诊,他们要对一位90岁高龄同时还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的老年骨折患者是否能手术,进行分析讨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上海市第六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员、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手术麻醉科主任 潘志英
矫形外科手术,它属于一个中等风险手术,它这种手术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概率是1%-5%之间,这样的话我们大致有个数了,这样的话我们就不用太慌张。
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手术麻醉科主任 边巴旺堆
这个病人是手术室里面,目前做过最高龄的一个患者,这个病人也有个高血压的病史,我们术前访视以后,然后在科里稍微讨论了一下这个,我们就麻醉这一块,选择是那个快通道的一个麻醉方式。
在完成日常医疗工作的同时,潘志英还会负责对当地医生的带教。建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培养一支本地医疗团队,是上海市“组团式”援藏医疗队的另一项重要工作。
医院的发展归根结底要靠人才建设,对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的发展来说,只有提升了本地医务人员的专业能力,才能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为此,“组团式”援藏专家在援藏期间,以“师徒结对帮扶”、“走出去引进来”齐头并进的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取得卓有成效的成绩。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上海市第六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员、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手术麻醉科主任 潘志英
我们希望能够发展一些在职的研究生,甚至在职的博士,把他培养出来,然后形成将来形成我们的业务骨干,因为我们医院的发展总归说来说去,归根结底还是靠我们医院的本地的这种医生,本地业务骨干的发展,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上海市第六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员、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神经科主任 李培良
我们会签订一个师带徒的协议,签订师带徒的协议之后,我们援藏的医生就根据这边医生的个体技术的水平,给他制定一整年的一个培训计划。
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神经科主治医师 土旦达杰
他们就是一直在给我不停的教,国内顶尖的这个医疗技术水平,在我不需要出门的情况下,能跟国家,跟我们国家的,乃至是世界的顶尖的专家进行一对一的教学。
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普赤
(在)历届“组团式”援藏专家的手把手的带教下,目前本地医生能够独立操作妇科微创手术治疗,比如宫外孕、附件手术之类的,同时开展产后出血救治的适宜技术,降低了产后出血的一个子宫切除率,提升了孕产妇的存活率,以及一个生存的质量。
日喀则市人民医院中西医科医师 李丹
“组团式”援藏以来,各个科室成立了师带徒小组,由援藏老师一对一组织科室成员
学习新技术,我们深入学习诊疗知识,让我们的医疗水平由量到质都得到了飞跃的提高。
上海市“组团式”援藏医疗队不仅承担了科室水平提升和人才培养方面的责任,还会选派医院管理专家将上海各大医院的管理理念带进日喀则。
2017年11月,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级甲等医院。如今的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已成为西藏自治区单体投资最大,设备最先进,流程最合理,科室设置最齐全,环境最优美的医院之一。
日喀则市人民医院院长 巴桑次仁
本地医护人员正逐步的实现从“输血”到“造血”工程,“带土移植”的576余项先进的经验和技术成果,已在日喀则市落地生根,其中有263项已为日喀则本地的医护人员全面掌握这项技术,可独立的开展,89项新技术填补自治区的空白。
日喀则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万兴旺
上海援藏医疗专家,顺利地推进了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在2018年成功的创建三级甲等医院,并在这个基础之上不断深化,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强三甲内涵建设,从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等多个方面入手,努力地推动医院,向西藏西部的区域医疗中心迈进。
上海市“组团式”援藏医疗队把上海模式标准打包移植到雪域高原,如今正在切实深化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强三甲”内涵建设,努力推动医院向学习型、智慧型、研究型、创新型四型医院和西藏西部区域医疗服务中心迈进。
日喀则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 罗布
援藏专家通过在(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实施“以院包科”推进五大中心的建设,帮助(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完善规章制度,带教本地学员开展新技术的项目,推进远程医疗等工作,使(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在医疗服务质量,人才培养、科学建设、硬件设施等方面,都得到了不断的加强和巩固,解决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这个问题,广大农民群众就医获得感持续提高。
如今,“组团式”医疗援藏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已经开花结果,一批又一批的组团式援藏专家,用“一次援藏,终身援藏”的奉献精神,践行着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立的保障民生、凝聚人心的精神。一个又一个珠峰脚下的健康卫士正在为实现“大病不出藏”的蓝图续写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