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辉煌——重庆市医疗人才“组团式”支援昌都市人民医院篇
来源:CHTV百姓健康频道 2021-11-22 17:49:52
昌都,位于西藏东部,地处横断山脉和三江流域,有“藏东明珠”之称,独特的地理环境,让这里发展较慢,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与内地有较大差距。在总结几十年援藏经验的基础上,2015年,重庆市开始对昌都市人民医院进行全新的“组团式”支援,开创出守护昌都人民健康的新局面。
这里是昌都市人民医院的外科病房,画面上的这位患者,因罹患骨性关节炎,刚做完膝关节置换手术,术后的第二天,带领学生例行查房的援藏医生,正在帮助患者进行术后功能锻炼。
王霁(重庆市人民医院 创伤骨科医疗小组组长 副主任医师、重庆市第五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队队员、昌都市人民医院外二科主任)
因为我们昌都地区是一个山区,这边高寒地带,然后爬坡上坎,他的骨关节炎比较多,交通伤还有高处坠落伤等等这些伤比较多,那么脑外伤和我们的四肢的骨折是特别多的,我们科室主要是骨科和脑外科为主,当然现在也有少部分的烧伤科烧伤的病人,脑外科我们除了开展常规的开颅手术,那么现在已经开始朝着微创显微方面去在发展,在没有组团式援藏之前,这里基本上就是简单的四肢骨折的手术都比较少,现在通过这几批的(“组团式”援藏),我们现在是第五批,那么我们整个骨创伤所有的手术,包括简单的四肢骨折到复杂的骨盆骨折,我们都能够开展了,形成了一个全覆盖,就在技术上有一个比较大的提高。
白玛郎吉(昌都市人民医院外二科医士)
这边的话,大部分老年人髋膝关节都很不好,差不多过了四五十岁,就是走路很不方便,像以前的话,如果要做这些手术的话是要转院的,他们(援藏老师)来了之后,我们新的技术添加了很多,现在的话,就是很方便,在我们医院就可以做了,也不用跑到内地去。
昌都市人民医院,以往因为医院诊疗能力有限,群众出现危重症疾病,常常需要向外地转院,然而周边省市距离昌都市比较远,患者的转院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是重庆市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专家的到来,结束了这种历史,医院的科室建设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陈亮(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重庆市第五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队队员、昌都市人民医院 内一科副主任)
我们主要的任务是五大中心建设,我们今年的五大中心建设的也是完全可以完成,既定我们的一个任务,卒中中心的建立就意味着说卒中的救治,进入了一个标准化的一个流程,我相信通过我们建设之后,我们的内一科乃至整个医院,整个对危重病人的救治会上一个更巨大台阶。
2015年以来,重庆市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以五大中心建设为抓手,积极致力于将昌都市人民医院打造成藏东地区医疗服务中心,成效卓著。这是重庆市先后选派的5批100多名专家接续努力的结果,更是援藏专家以师带徒“1+2+2”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结果。
王永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新生儿科 副主任医师、重庆市第五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队队员、昌都市人民医院 新生儿科主任)
按照“组团式”援藏的要求, 每个师傅是带4个徒弟,其中的是两个骨干医生,两个是新入职的,我现在也是带着4个徒弟,从医疗、教学、科研还有其他的医患沟通等等这些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进行带教,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队伍,就是这个目标。
张伟丽(昌都市人民医院儿科医师)
援藏老师来了以后,把最先进的最好的,就说是,又经济实惠对小孩患者最有利的就都教给我们了。因为有援藏老师在,有幸在2016年去重庆进修了,然后回来以后,提高我觉得很大。
李莉(重庆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副主任医师、重庆市第五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队队员、昌都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
师带徒这方面的话,一是我们要基础知识的一个培训,我们从日常的病例中去学习,遇到一份特殊的病例,我们学一份讨论一份,手术技能的提高,我们先是示范,另外一个让他们自己亲自多做,让我们在旁边看,然后通过不断的总结病例,去让他们有所提高。
何君堂(昌都市人民医院外二科医师)
现在的话,我们重新学习,管理方面和技术方面都有改变,对我们来说都有很大的提升。
唐毅(昌都市人民医院内一科 副主任医师)
这几年经过我们的援藏老师的带领,我们的神经内科和呼吸内科方面,从以前完全是一个没有专业基础的情况下,到现在我们也可以开展一些,神经内科的一些介入手术,这种技术在内地的话也是一种非常高精的技术,所以说这几年我们神经内科专业,我觉得是一个比较飞速的发展。
6年来,在重庆市先后选派的5批,共计100多名“组团式”医疗援藏人才的援助下,昌都市人民医院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取得卓有成效的成绩。在“组团式”援藏专家的支援下,全新的医疗理念,先进的诊疗流程和规范的管理经验也在昌都市人民医院落地生根。
沈宗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医务处干事 主管护师、重庆市第五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队队员、昌都市人民医院 医务科科长)
5批援藏以后,建立健全了很多的制度,在16年的时候,我们昌都市人民医院通过了三乙的一个评审,然后18年通过重庆援藏的一个集体的力量,然后帮助咱们昌都市人民医院,然后获得三甲的一个牌子,也就是说一个质的飞跃。
蒋迎九(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心外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重庆市第五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队队长、昌都市人民医院院长)
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始于2015年,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创造“临床围着病人转”、“医技围着临床转”、“行政后勤围绕着临床或者医技转”,这样一个工作和管理的氛围,在2018年我们医院成功创立了三级甲等医院,已经开展了240多项新的技术。我们让昌都市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获得了高质量的技术服务。
陈育东(昌都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 副院长)
通过“组团式”援藏,我们的医疗技术提高了,本院的医生能够独立的开展一些新技术,目前有348项,在急诊急救危重症的病人的抢救方面,我们的能力也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现在群众能够及时得到救治,群众的就医感、获得感还有幸福感、满意度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王金虎(昌都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副主任)
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队进来以后,我们医院的硬件建设从弱到强,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人才建设上面,按照1+2+2这种师带徒的模式,医疗人才、医疗骨干从少到多实现了高质量的增长。学科建设上面,我们以五大中心建设为抓手,积极的打造我们西藏的医疗服务中心,惠及我们广大的群众,受到了一致的好评。
“组团式”医疗援藏,如今已在昌都市人民医院开花结果,重庆市一批又一批的“组团式”援藏专家,用“一次援藏,终身援藏”的奉献精神,为藏族同胞远离病痛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在珠峰脚下续写着“大病不出藏”的伟大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