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健康中国行动 >新闻详情

健康中国行动报道 | 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北中医力量

来源:CHTV百姓健康频道 2023-05-12 21:25:21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健康中国行动中医药健康促进专项活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在健康中国行动中进一步发挥中医药作用”。

在“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方面发出“北中医好声音”的北京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和作用,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和示范,为推动构建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模式和服务方式,进行了很好的探索。为此,我们邀请到: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院长王显、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党委书记 院长刘金民、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院长王成祥,为大家介绍北中医在中医药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

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 徐安龙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院长 王显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党委书记、院长 刘金民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院长 王成祥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姓健康电视频道主持人 强晓霞:
北京中医药大学为推进健康中国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就?
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 徐安龙:
首先是人才培养。北京中医药大学经过近67年的办学的历程,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医药人才。大学的第一使命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北京中医药大学作为唯一的教育部直属的211、985特色平台建设高校,以及双一流建设高校,承担的第一使命是培养合格的中医药事业接班人,培养中医药事业的传承者和创新者,培养学生能够应用现代科技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中医药,教授学生用中医药呵护健康的思维去推进医疗服务和社会服务。目前,我们的学生除了从事医疗工作外,也有从事法律工作、从事中医经典的翻译工作、从事中医药管理工作等等,这些都是围绕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第二,我们打造了中医药服务社会的北中医医疗模式。北京中医药大学现在有八家附属医院,在北京有四家,在北京之外有四家,不断探索中医药发展新模式,探索中医学和中西结合学科,更好适应新时代老百姓的健康需求。
第三,我们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创新、发展。在经典知识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中医药的药物和中医药的治疗模式。通过几代北中医人的学术研究和努力,我们奠定了中医鲜明特色的和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目的是通过学术创新突破医学瓶颈和医学技术难题。
第四,坚持社会服务。北京中医药大学通过医疗机构来服务于社区,服务于基层,与农村的村医机构广泛开展合作,我们在陕西铜川的孙思邈医院,为陕西铜川培养了几百个村医,让村村都有中医技能的医师,服务本地农村群众和广大农民老百姓。
第五,我们通过两个方面来讲好中医的故事。第一,把外国友人请到北中医来,传授中医知识,培养中医本领,使他们回到母国可以践行中医事业,用中医知识呵护他们的百姓,传播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医学知识,用关爱生命的理念去感化影响外国朋友。第二,走出去。北京中医药大学分别在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办了八个中医中心。比如,在德国慕尼黑附近的魁茨汀小镇,我们创办的一家中医院,已经走过33年发展历程,迄今为止很成功,病人来住院都要排队,有的排队时间长达三个月甚至半年之久。这表明我们的中医疗法有明确的疗效,才能在西医国家立足。所以,在国外我们也以中医药为载体讲好中国故事,形成了生动的实践。
综上,多年来,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以上五个方面为社会、为健康中国,特别是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做出了贡献。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姓健康电视频道主持人 强晓霞:
在“十四五”期间,北京中医药大学有哪些重要的规划?
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 徐安龙: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第一使命,我们提出了中医药领军人才的培养,目的是要解决当下医学的难题,以及中医学和现代科技结合的交叉学科的瓶颈,用现代科学知识解读中医学的学理。
我们有一个重要的规划,是要让人才培养模式更加紧密地结合临床、结合产业、结合实践。促使学生能够在临床、产业、教育方面融为一体,形成一个产教研医融合的一体化的人才培养平台,这是未来五年我们将竭力打造的项目。我们也刚刚拿到国家发改委产教融合平台项目,我们要用此项目来打造最先进的解读中医药学理的技术平台,包括中医和现代生命科学的结合,中医和工程科学结合,中医和人工智能的结合等等,在打造科研平台的同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参与平台的建设,在平台的建设过程中把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
我们还计划建立国家医学中心,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可以参与国家医学中心的建设,与导师、带教名医一起来探索疑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新方法、新手段、新诊断设备,这样使学生不仅能学到中医的知识,还能学到最先进的技术。
其次,我们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来发展中医药学术和中医药事业。既要把中医药精华传承好,又能创新好。由此我们推出了一系列北京中医药大学科学研究和学术计划,其中最著名的是“解码中医计划”。我们用现代化科学知识结合中医的古老智慧,解读中医的古老文明的密码。我们通过守正创新,把中医古老的智慧发展为现代化特别是21世纪的新的医学方式。
我们还要创新中医中心走向海外。第一,与国外的著名大学,特别是西医的大学来携起手来研究中医的科学道理,推动中医到国外去,特别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与当地的著名大学携手来研究中医药的科学技术,以及中医药治病疗效的道理,推动中医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姓健康电视频道主持人 强晓霞: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在推进高质量发展方面,形成了哪些经验?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院长 王显: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主要是围绕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与其他医院相比积累了不少的经验。
首先,在国家医学中心的建设方面,北京三家医院国家医学中心建设,仅有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国家医学中心建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其他两家都建在京外。为什么副中心这么支持东直门医院?我认为,东直门医院为副中心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这一次副中心通州区政府拿出115亩土地,划拨给东直门医院进行国家医学中心的建设。未来,东直门医院身处副中心,并在辐射京津冀发展过程中,会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中,东直门医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东直门医院的区域医疗中心,有两个建设单位,分别是东直门医院厦门医院和东直门医院洛阳医院。在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方面,国家要求单位选派50位专家长期驻在外地工作,对东直门医院的建设必然会形成一定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集思广益探索出六大模式,包括双聘科主任,双循环的人才流动,离退休专家的互联网诊疗服务等等。比如,从东直门医院选派50位专家下沉到基层,同时,从东直门医院厦门医院、洛阳医院分别选派50人到东直门医院进行学习,使区域医疗中心和东直门医院保持了同质化的发展。另外,还有一些模式像双聘科主任,东直门医院的科主任兼任洛阳医院、厦门医院的科主任,这叫双聘科主任模式。另外,我们还通过互联网等措施保证了优质资源的下沉,同时对两家医院进行同质化的发展提升,在全国形成推广的典范。
在全国区域医疗中心的经验交流大会上,东直门医院洛阳医院代表全国五家医院之一进行经验交流,东直门医院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中积累的经验正在全国、特别是中医系统推广借鉴。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姓健康电视频道主持人 强晓霞: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在中医专科建设方面,有哪些经验?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院长 王显: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是一所历史积淀悠久的中医医院,在脑病学科中,中医的神经内科领域,先后涌现出董建华院士、王永炎院士和田金洲院士,号称是一门三院士的传承奇迹。还有国医大师吕仁和大师、肖承悰大师,全国名中医郭维琴、李曰庆、田德禄。在他们的带领下,中医的经典专科做得更加经典,更加突出中医的特色。比如脑病,心血管,肾病、妇科这些传统科室中医特色非常突出。东直门医院特别是国际医疗部,目前慕名而来的就诊患者中30%来自全国各地,形成的经验是东直门医院依托多年积累形成的中医药人才,带动中医药的团队发展。
中医专科的特色建设,一个是人才的带动。另一个是采取的技术和方法。具有现代技术的专科,加上中医的特色,形成了中西医并重的专科。所以,在重点专科建设的经验上,我用两句话来总结,第一句话是经典的更经典。第二句话是现代的更现代。比如说像心血管领域,除了发挥中医的特色之外,还运用现代技术,在心脏的内科、外科支架搭桥,这些都是东直门医院的强项。特别在副中心,很多病人慕名来通州院区进行搭桥、房颤的消融手术,手术做完之后,再配合上中医的特色,可以缩短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减少住院等,有显著的中医治疗优势。
其他专科像骨科徐林院士团队,除了骨伤会运用现代手术方式,创伤骨科也会采取手术方式。除此之外,东直门医院还有很多流派,目前正在临床运用的典型是宫廷医学流派——宫廷理筋术。另外,还有武当医学流派,通过人体的直流电可以加速骨折的愈合等等,除此之外,东直门医院还有很多特色疗法正在临床运用,并且疗效显著。还有一些中医大家研发出的医疗器械和医疗设备,在东直门医院的每个科室都有充分的使用。
几乎每一个专科都有自己特色的中医治疗方法,保证重点学科的发展,充分保障人民健康事业。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姓健康电视频道主持人 强晓霞: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有着怎样的医学人才培养机制?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党委书记、院长 刘金民:
医院的发展当然离不开人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是一个临床医学院,人才培养是一个重要的任务,特别是临床医学的人才培养。目前我们主要是根据“破五唯”,以人才工作的实际情况构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的人才评价体系,特别是临床人才的评价体系。从医疗服务的量,解决急症、危急重症疾病的能力,承担着教学的任务、学科发展的贡献度,以及社会的责任去综合评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重点推广分层、分类的人才培养。根据不同的工作职能,像临床人才、教育教学的人才、科研的人才,有不同的评价或培养的体系与要求。对于青年人才和领军人才有不同的考核要求,形成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的人才建设体系。特别是近五年来,我们开展的1166人才项目,我们给予经费支持,用五年的时间打造60名在业界、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临床教学和科研的人才,10名在全国乃至于全球的领军人才。不同的培养模式,目前已经初步显现了很好的效果,特别像临床的疑难病症,肿瘤的绿色治疗,消化道的疑难病症和中风病的防治,在全国达到了较为先进的诊疗层次,真正实现了以临床为主体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研转化的一体化的平台。
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以社会需求和临床需求为目标,积极打造符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人才特点的培养体系。例如,我们重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的非药物治疗方法,综合以非药物治疗的特点体系、方法体系,内科医生诊疗的技术化,外科诊疗的微创化,打通内外科的学科界限,培养有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临床服务特点的领军人才。
在中医药的国际传播与国际交流方面,我们积极用心培养打造国际化的中医药传播或合作人才。在中医药的外国语言的表达与翻译,与合作国家的医学法律方面,我们进行了系统的培训与挖掘,储备了一批中医药的国际化传播的人才队伍。
中医院的人才培养要尽量遵循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规律。我们强调传承创新,采取了各种的形式。比如,我们利用早晨的晨交班的十分钟去诵读经典、背诵方剂、方歌,利用中午的半小时开展中医药经典文献的交流。我们还开展中医经典的考试与考核,鼓励医生在全国师承一些名老中医进行广泛的访学活动。我们特别鼓励创新,鼓励多学科的联合。所以,我们有中学西医和西学中的人才培养工程。目前大概涉及到心血管科、脑病科、消化病学科,以传承、创新、发展为主的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姓健康电视频道主持人 强晓霞: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在医院管理方面,有哪些好机制、好经验?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院长 王成祥:
近五年,通过一系列的规划,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在2021年获得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紧急医学人才队伍培养与救援基地的依托医院,在2022年获得教育部医学工程中心,在2023年1月,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获得了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的12家试点单位之一。
从医院来讲,医院管理最重要的两个抓手,一个是技术,另一个是服务。技术是人、设备、设施的组合,所以,人才是非常重要的。这些年,我们除了引进、培养人才以外,还对原有人才进行各方面的升级管理。近五年,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才约110名,同时,每年派出50~60位专家到其他医院进修学习。作为大学的临床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每年培养150多名博士、硕士,为其他医院提供了人才储备。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在中医学科和中西医结合学科两个大的一级学科,每年每个学科投入一千万元资金。在新技术开展方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每年投入约五六千万元作为设备的引进资金。在开展医疗活动的同时,我们充分利用现代手段、互联网医院技术开展网络诊疗,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在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方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与密云区人民政府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托管了密云区中医院。托管三个月以后,帮它实现了从二甲医院到三级医院的跨越。同时,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还与国家体育总局合作建立了一个康复中心,全力保障冬奥会,目前运营良好。
在社区方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作为全科医学的基地,与社区建立了很好的关系,现在分管有一个社区中心、三个社区服务站。我们把中医药技术和中医药的处方引进到社区服务站,采用将中药、饮片煎煮以后直接配送到家的方式,解决了社区老年人取药不方便的情况。此外,我们还引进了优良的管理方式,使医院的管理更趋精细化。其他的管理工具,我们也在尽量采用,避免了过去粗放式管理,使管理的精细化更上一个程度。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姓健康电视频道主持人 强晓霞: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在中医药学科技创新、科研转化方面,有哪些成果?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院长 王成祥: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以医教为立院之本,科技为强院之路。在科技创新方面,瞄准急危重症、疑难复杂疾病进行科技创新。目的是为了应对急危重症、疑难复杂疾病,在中医药或者中西协同方面创造治疗新思路。
在科技创新方面,人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人才的培养,人才的引进是医院首抓的工作。近五年,我们引进110多位具有博士学位的专家。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加强平台的建设,在2022年,我们申请了教育部的临床研究中心,在中医系统相对少见。这样我们有了人才,有了平台,在科技创新方面就具备了条件。
在科技成果方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加大了投入,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包括人工智能、新材料方面,在过去中医的适宜技术方面进行创新,比如,过去的小夹板治疗骨折,我们通过3D打印技术,把过去传统的技术进行了提升。另一个是针刀治疗,过去的风险主要是对神经血管的损害,现在我们通过可视化解决了这个问题。
我们在新冠疫情期间,研发出了一款治疗新冠后遗症的药物,获得了北京院内制剂批复,此外,还有一系列具有国家发明专利的创新中药制剂。我们相信,通过这个平台,通过人才在技术方面的转化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