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健康中国行动 >新闻详情

阿斯巴甜危害及风险评估结果发布

来源:CHTV百姓健康频道2023-07-14 10:45:29

7月14日,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世界卫生组织和粮食及农业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发布了无糖甜味剂阿斯巴甜对健康影响的评估报告。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援引对人类致癌性的“有限证据”,将阿斯巴甜归为可能对人类致癌之列(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第2B组),联合专家委员会重申其每日允许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40毫克。

联合专家委员会得出结论,所评估的数据表明没有充分理由改变以往确定的阿斯巴甜每公斤体重0-40毫克这一每日允许摄入量。因此,委员会重申,人们可在这个每日限量内放心食用。例如,假设没有其他方面的食物摄入,一罐含有200或300毫克阿斯巴甜的减肥软饮料,一位体重70公斤的成人每天要饮用9-14罐以上才会超过每日允许摄入量。

今年6月29日,路透社爆出重磅消息,世卫组织下属癌症研究机构预计将于本月将阿斯巴甜(Aspartame)列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的物质”。

阿斯巴甜致癌争议由来已久

阿斯巴甜,学名为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由James M. Schlatter于1965年发现,1981年进入市场,是一种重要的甜味剂。它甜度是蔗糖的200倍[3],仅需要添加一点儿,就可以达到相似的甜度。目前广泛应用于无糖可乐、无糖口香糖等食品中,主打低卡、健康。

但是,关于阿斯巴甜是否存在致癌风险,长期以来备受争议。

早在1996年,科学界就对阿斯巴甜的安全性提出质疑。曾有文章指出[4],阿斯巴甜进入美国食品和饮料市场后,人群脑瘤发病率急剧增加,可能是潜在的重大公共卫生威胁。

1997年,Lancet发表的一篇文章[5],暗示阿斯巴甜是导致脑肿瘤的原因——在阿斯巴甜上市后一年内,在免疫正常的人群中,原发性脑淋巴瘤发病率显著上升,尤其是在女性中,其内在机制可能与阿斯巴甜具有显著的致突变活性有关[6],为“阿斯巴甜致癌”提供进一步的重要证据。

2022年,PLOS Medicine 杂志发表一篇10万人的法国队列研究发现[7],总人工甜味剂摄入量较高的消费者(即高于消费者中位数暴露量)患总体癌症的风险更高,特别是阿斯巴甜和安赛蜜尤为明显,阿斯巴甜增加了15%的风险,安赛蜜13%。其中,阿斯巴甜对乳腺癌的影响最为显著。

DOI: 10.1371/journal.pmed.1003950

而2023年发表在Int J Cancer杂志的来自西班牙的一篇研究[8]持相反结论。该研究在2008-2013年期间招募了1881例结直肠癌、1510例乳腺癌、972例前列腺癌、351例胃癌、109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病例和3629例人群对照。总体来说,未发现阿斯巴甜与癌症之间的联系。但在糖尿病患者中,高摄入阿斯巴甜与胃癌相关,而与乳腺癌相关的风险较低。

目前,也有不少研究认为合理剂量内的阿斯巴甜不会增加患癌风险[9,10]。科学争议的“对峙”需要时间来揭开答案。

致癌物等级怎么回事?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将致癌物分为4类:

那……如果接触了1类致癌物,是不是得癌症风险最高?

此前,IARC官方在回应“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IARC对特定物质进行分类是呈现该物质是否为人类致癌物的科学证据的强度,但并不反映在特定接触水平下致癌风险的高低。

此次结果公开文章中也提到,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危害确认工作,是通过确认一种物质的具体特性及其造成危害(即癌症)的可能性来了解其致癌性的首个基本步骤。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分类反映了某种物质是否会引起人类癌症的科学证据的强度,但它们并不反映在特定暴露水平下发生癌症的风险。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危害评估考虑了所有类型的暴露情况(如饮食暴露、职业暴露)。证据强度分类第2B组是最高4个级别中的第三级,并且通常用于存在有限但不令人信服的人类癌症证据情况或具有令人信服的实验动物癌症证据情况,但不能同时用于两种情况。

烟、酒、红肉、槟榔……都是常见的致癌物

纵览致癌物名单,烟、酒赫然在列,红肉也难逃出该名单。

早在2020年,the Lancet Oncology发布全球癌症负担报告,结果显示,81万例新发癌症与饮酒具有因果关系。这些癌症包括食管癌、肝癌、乳腺癌、胃癌、胰腺癌等,在东亚地区酒精相关的癌症发病风险相比其他地区更高[11]。

2021年,Gastroenterology发表的研究显示,吃红肉、水果摄入少、吸烟、饮酒、肥胖等均升高胃肠道肿瘤的发生风险[12]。

吸烟是公认的致癌因素。研究显示,吸烟显著增加12种癌症风险,每7名吸烟者中就有1人会在有生之年患肺癌[13]。

此外,黄曲霉素是已知的致癌物,常出现在发霉的花生玉米、变质的米饭、发苦的坚果、长时间的筷子、劣质芝麻油和土榨花生油中。如果长期食用,患癌风险也会升高。

为了降低癌症风险,这些致癌物也应当尽量避免。

参考文献:

[1]Adiposity, metabolites, and colorectal cancer risk: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 BMC Medicine (2020) 18:396.

[2]Huang Y, Chen Z, Chen B, Li J, Yuan X, Li J, Wang W, Dai T, Chen H, Wang Y, Wang R, Wang P, Guo J, Dong Q, Liu C, Wei Q, Cao D, Liu L. Dietary sugar consumption and health: umbrella review. BMJ. 2023 Apr 5;381:e071609.

[3] Charlotte Debras, et al. Artificial sweeteners and cancer risk: Results from the NutriNet-Santé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Plos Medicine.

[4]Olney JW, Farber NB, Spitznagel E, Robins LN. Increasing brain tumor rates: is there a link to aspartame? J Neuropathol Exp Neurol 1996; 55: 1115-1123.

[5]Roberts HJ. Aspartame and brain cancer. Lancet. 1997Feb1;349(9048):362.

[6]Shephard SE Wakabayaski K Nagao M Mutagenic activity of peptides and the artificial sweetener aspartame after nitrosation. Food Chem Toxicol. 1993; 31: 323-329

[7]DebrasC, ChazelasE, SrourB, etal. Artificial sweeteners and cancer risk: Results from the NutriNet-Santé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PLoS medicine2022,19(3):e1003950.

[8]Contreras-Llanes M, Marcos-Gragera R, Huerta JM, et al. Consumption of aspartame and other artificial sweeteners and risk of cancer in the Spanish multicase-control study (MCC-Spain). Int J Cancer. 2023 Jun 16.

[9]Okasha E. Effect of long term-administration of aspartame on the ultrastructure of sciatic nerve. J. Microsc. Ultrastruct. 2016;4:175.

[10]Siegel R.L, Miller K.D, Jemal A. Cancer statistics, 2016. CA Cancer J. Clin. 2016;66.

[11] Harriet Rumgay, Kevin Shield et al. Global burden of cancer in 2020 attributable to alcohol consumption: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Lancet Oncol.2021 July. https://doi.org/10.1016/S1470-2045(21)00279-5.

[12] Wu,You et al.Potential Impact of Time Trend of Lifestyle Risk Factors on Burden of Major Gastrointestinal Cancers in China.[J]Gastroenterology,2021:1-12

[13] Weber MF, Sarich PEA, Vaneckova P, et al. Cancer incidence and cancer death in relation to tobacco smoking in a population-based Australian cohort study. Int J Cancer. 2021;149(5):1076-1088. doi:10.1002/ijc.33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