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健康领域中的两会建议;招什么岗,招多少人,医院也能自主决定了! | 健康头条
来源:CHTV百姓健康2025-03-07 19:06:33
-
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
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于3月7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委员们进行了大会发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俊建议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努力实现“一般病在市县解决”的目标。他建议:
-
均衡布局,加强融合。加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布局顶层谋划。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倾斜,向省域内人口较多的城市倾斜,从供给侧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原则上要选择当地综合实力最强的医院作为承接医院,通过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迅速将承接医院建成本区域内接近或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医疗“高地”。
-
政策支持,保障落地。项目建成后,地方政府应及时将支持重心从“管基建”转为“保运行”,因地制宜研究制定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承接地的省级政府要承担起编制、价格、薪酬、运行补助等方面的责任,作出系统性制度性安排,落实对输出医院和专家经济补贴等承诺、允许派出专家医事服务费按照输出医院的标准收取等,真正做到“扶上马,送一程”。
-
结对帮扶,医保支持。按照双方自愿、空间毗邻、中西部优先等原则,每家三甲医院与1至3家县级医院结对帮扶,并将其作为三甲医院医务人员派驻锻炼的基地,为每个县域医共体提供稳定、高水平的技术后盾。同时,基本医疗保险尽可能提高专病特药在县域内使用的报销品种和比例。
-
建议医院检查结果实行共享互认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眼科学院院长王宁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建议医院检查结果实行共享互认。他认为,医院的治疗方案虽然有所不同,但是检查结果一般来说是客观的,完全可以标准化、统一化。通过检查结果标准化和统一化,不但方便群众就医,还可促进多元异构数据治理,为医用人工智能发展提供高质量数据。目前检查结果的数据管理多元且杂乱,如果把这些数据从无章变成有序,也会推动医学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发展。
-
建议提高基层医护人员薪酬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民进天津市委会专职副主委赵长龙采访时表示,当前基层医护人员收入普遍偏低,建议适度合理提高基层医护人员薪酬水平。他指出,基层医护人员不仅要完成日常医疗工作,还承担大量公共卫生服务职能。
建议在保障基本医疗工作基础上,通过拓展收入来源改善待遇。一方面,鼓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特色专科门诊,既满足群众就近就医需求,又能增加医护人员收益;另一方面,强化三级医院对口帮扶机制,“让他们的职业发展空间,得到更好的照顾和倾斜,加大公共卫生服务投入的过程中,也让基层卫生服务人员更多的受益。”
-
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全国人大代表、济南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韩金峰建议,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在乡镇卫生院(转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单独设置乡村医生事业编制。在本专科公费医学生订单定向培养中单独设置面向村卫生室的培养名额,让大学生乡村医生在村卫生室留得住、用得上。
-
建议把HPV疫苗纳入免疫规划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荆州江陵县疾控中心国家血防基地办主任李霞建议,应积极推进动态增加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种类。在1到2年内,优先将HPV和Hib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李霞表示,“我期望能将这些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让更多妇女儿童,尤其是偏远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群体也能从中受益。”
▼今日要闻
〔招什么岗,招多少人,医院也能自主决定了!〕
公立医院想要招聘每年需要向当地卫健局提交用人需求,招聘计划需纳入地方政府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年度计划中,由人社局统一组织考试。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日前联合自治区党委编办、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区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和聘用管理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核心内容包括充分放权赋能、创新设岗方式、优化岗位比例和细化激励政策。《意见》从自主制定岗位设置方案、设置岗位标准、确定主辅系列岗位等六个方面,进一步向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下放人事管理自主权。
〔北京安宁疗护中心、老年护理中心名单发布〕
3月6日,北京市卫健委公布安宁疗护中心、老年护理中心名单,要求各医疗机构不得擅自减少相应床位设置,不得将已转型床位挪作他用。截至目前,北京市已转型建设20家安宁疗护中心医疗机构、32家老年护理中心,实现区级全覆盖。
〔上海三级医院试点“免陪照护服务” 〕
据上海市卫生健康委消息,预计今年5月底之前,市级、区级三级医疗机构(设有重症监护室)全部开展“免陪照护服务”试点。该服务由医疗机构的专业医疗护理员,为住院患者(特级、1级护理患者)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生活照护服务。“免陪照护服务”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以及支付范围、标准由市医保局另行制定发布。
〔创新生物检测平台有望突破癌症早筛〕
3月6日,据香港城市大学,该校目前正开展一项突破性研究,研发一套可用于癌症早期筛查及个人化治疗的创新技术平台,聚焦于提升“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 CTCs)检测的灵敏度。预计在未来两年内开发出一套创新的CTC检测技术系统,综合系统的仪器及试剂将全面涵盖CTC的数算及分类、CTC蛋白和基因的下游检测,以满足癌症早期筛查、诊断、药物筛选、疗效分析、预后评估以及精准治疗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