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坚持掂脚尖,好处竟有这么多
来源:CHTV百姓健康2025-05-25 19:05:14
一个超级简单又神奇的养生小动作
那就是踮脚锻炼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
不要小看这一个小动作
它可是有非常大的一个功效
1.能够锻炼腿部的肌肉。
俗话说:“人老腿先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腿部的肌肉会逐渐的松弛,骨骼也会变得脆弱。踮脚动作能够让我们腿部的肌肉紧绷起来,尤其是小腿的肌肉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强化。长期的踮脚锻炼能够起到强筋健骨的一个作用。
2.能够改善血液循环。
我们身体的血液循环就好比一条大河,只有血液流动顺畅,才能够让我们身体的各个地方得到充足的营养和养分。踮脚动作就像“小水泵”一样——规律的收缩舒张,促进我们下肢的血液循环,缓解腿部的麻木、肿胀等问题。
3.能够预防痔疮。
当站立踮脚时,会主动地提肛,可以辅助改善我们直肠的静脉回流,改善痔核淤血。同时,能够锻炼到盆底肌,辅助缓解痔疮患者的不适症状。有部分痔疮患者在坚持一段时间的踮脚锻炼后表示,痔疮的症状有所减轻。
4.能够缓解腰部疼痛。
有腰疼毛病的人,如果长期保持一个姿势,腰部的肌肉很多时候是疲劳的。踮脚动作不仅能够锻炼小腿的肌肉,还能通过强化下肢的肌肉链,来间接改善身体的重型分布,从而减轻腰椎的压力。
5.能够预防深静脉的血栓。
深静脉的血栓就好像我们血管里面的“交通堵塞”,轻微的可能会出现下肢肿胀疼痛,严重的血栓脱落可能会引发肺栓塞,危及生命。而踮脚动作能够起到一个预防作用。我们小腿的腓肠肌、比目鱼肌就是“天然的一个血泵”,踮脚一松一紧的动作,能够激活血液的“清道夫”——纤维蛋白溶解酶。血液变得更加流畅,血栓自然就很难形成。
6.能够保护我们的脚踝。
踮脚动作可以显著的提升脚踝的稳定性、灵活性。当脚踝得到锻炼后,在做跑步、跳跃等动作时,就能够预防跌倒、崴脚等意外。
1.注意动作标准。
身体直立,两脚并拢,双手放在身体两侧。慢慢踮起脚,脚趾紧紧抓住地面,身体提升到最高时,将重心从脚尖落到前脚掌,放松身体。最后,落下脚跟,轻撞地面,引发柔和的震荡,沿两腿上传到上半身。
2.身边要有依靠物。
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或者行动能力差的人而言,站立运动时身体要有依靠物,如椅子、墙等,预防摔倒。
3.穿软底合适的鞋子。
在踮脚时不要穿偏小或者鞋跟太高的鞋子。这样的鞋子不仅影响血液循环,也可能导致自己的脚受伤。建议平时多穿舒适、较软的休闲鞋。
4.控制运动时间。
“踮脚”时间不要过长,因为“踮脚”时身体的全部重量都是需要脚尖来维持的,会增加脚关节的负担。每天10分钟左右即可。若锻炼过程中出现部分位置疼痛,应暂停练习直至好转。
5.适当的热身和放松。
开始运动前,进行简单的热身,如脚踝转圈、腿部轻拉伸,以唤醒肌肉。完成运动后,进行轻微拉伸,帮助肌肉恢复,避免肌肉痉挛或紧张。
6.这些人不宜做踮脚运动。
身体不便的孕妇,患有高血压、骨质疏松等病的患者、腿部骨折刚愈合的人,不要随便尝试,避免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