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健康中国公益行动 >新闻详情

医克生物金侠:手握抗肿瘤抗体与艾滋病疫苗,开放合作助双核管线破浪前行 | 2025 BIO

来源:CHTV百姓健康2025-07-02 19:19:22

2025年6月,美国国际生物技术大会暨展览会(BIO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在美国波士顿召开,这是全球规模最大、专业性最强、影响力最广的生物技术盛会之一,通过会展并举、以会为主的模式,为各国企业、科技园区和研发机构提供宣传展示平台。

国家卫健委百姓健康频道(CHTV)和医学论坛网深入大会现场,独家专访了中国香港医克生物集团行政总裁兼联合创始人金侠,解读医克生物如何以创新管线和开放合作战略在全球舞台崭露头角。金侠博士是著名的病毒学和疫苗专家,毕业于北京协和医科大学,获医学硕士;在英国剑桥大学医学院获生命及生物分子科学博士,后于美国艾伦戴蒙德艾滋病研究所做博士后。他在艾滋病和登革热免疫机制及疫苗研发领域发表论文140余篇。

金侠 | 中国香港医克生物集团行政总裁兼联合创始人(右一)


医克生物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香港科学园的生物科技集团公司,该公司专注于由中国香港大学艾滋病研究所发明并授予专利之PD-1增强型核酸疫苗和抗-Δ42PD1抗体技术平台,研发针对癌症、炎症和传染病的疫苗和免疫疗法,其部分产品已经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双核管线,稳步临床
医克生物的奋进之路
医克生物作为中国香港科学园的生物医药公司中的精英代表,医克生物以“临床阶段”企业的身份区别于众多临床前公司,构建了覆盖深圳、北京、上海的研发与运营网络,展现了“香港孵化、大陆布局、全球视野”的战略格局。其核心竞争力在于两大管线:艾滋病治疗性疫苗(ICVAX)和抗PD-1/CTLA-4双特异性抗体,均已进入临床阶段,彰显了公司在创新药领域的硬核实力。
ICVAX作为全球少有的艾滋病治疗性疫苗,已完成国家药监局批准的Ⅰ期临床试验,验证了其安全性和初步疗效。金侠博士在专访中表示,目前,医克生物正加速推进中美多中心Ⅱ期临床试验,并计划向美国FDA提交IND申请,剑指海外市场。此进展不仅标志着技术突破,也显现了治疗性疫苗在全球艾滋病治疗领域的巨大潜力。
与此同时,医克生物的抗PD-1/CTLA-4双特异性抗体项目获得中国香港特区政府“产学研1+计划”1亿港元的单项目资助,成为首批最佳项目之一。这笔资金将推动该抗体完成I期临床并进入Ⅱ期,目标是开发针对多种实体瘤的创新疗法。金侠博士指出:“新靶点抗体的设计让我们在癌症免疫治疗领域占据了独特位置。”依托中国香港的政策支持与大陆研发优势,医克生物正以双核管线驱动,迈向全球生物医药前沿。
开放合作
破解融资困局的“三把钥匙”
尽管医克生物在技术与管线布局上成绩斐然,金侠博士却坦言,当前中国香港生物科技行业正面临严峻的融资寒冬。“过去,中国香港生物科技公司依赖美元基金支持,但近年来美元基金逐步撤离,而大陆基金尚未大规模补位,融资环境异常艰难。”这一行业痛点成为医克生物乃至整个中国香港生物医药产业急需破解的难题。
为应对挑战,医克生物采取了灵活的开放合作战略,打造了“三把钥匙”:共同开发、专利授权和直接投资。金侠博士表示:“我们对国际大药企和国内领军企业都持开放态度,合作不仅是融资途径,更是借助伙伴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网络,加速产品全球化的关键。”通过这三种模式,医克生物不仅破解资金困局,还整合全球资源,为ICVAX和抗肿瘤抗体的临床推进与市场化铺平道路。以上务实灵活的策略,体现了医克生物在资本寒冬中的生存智慧与长远眼光。
眺望全球
在自贸优势与资本变局中寻找平衡
金侠博士在专访中多次提及中国香港的独特优势:“作为自由贸易港,中国香港在国际合作、技术引进和产品出海方面具有天然便利性。”中国香港科学园的产业生态与政府的大力支持为医克生物提供了肥沃土壤。中国香港作为连接大陆庞大市场与全球创新资源的“桥梁”,让医克生物得以在中国香港孵化技术、在大陆加速研发、面向全球市场申报与合作,这种区位优势,正是医克生物快速崛起的关键。

然而,融资困境仍是不可忽视的挑战。金侠博士直言:“我们必须主动出击,到海外寻求更广泛的合作伙伴。”医克生物的全球化战略不仅局限于技术输出,还包括通过合作引入国际资源,弥补本地资本空窗期的不足。
结语
中国香港生物医药产业正站在“十字路口”,机遇与挑战并存。医克生物的探索,无论是双核管线的突破,还是开放合作的创新,都为行业破局提供了借鉴。金侠博士的目标与务实,表现出中国香港生物科技在全球浪潮中的潜力与韧性,医克生物的征途,不仅是自身崛起的篇章,也是中国香港生物医药产业迈向世界的新起点。
医克生物的发展路径为中国香港生物医药产业提供了一个可贵的样本:在政策支持与市场机遇的加持下,通过深耕核心管线、灵活开放合作,企业能够在资本变局中找到平衡,迈向全球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