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后,男人不做这几件事,小心前列腺“提前退休”!
来源:CHTV百姓健康2025-07-08 19:02:39
30岁,是男性人生的关键节点,事业步入正轨,家庭责任日益重大,但很多男性却忽略了身体里一个至关重要的器官——前列腺,它的健康可不容小觑。
一旦前列腺出现问题,例如前列腺炎或前列腺增生,就会引发尿频、尿急、尿痛以及排尿困难等一系列症状,给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不便,特别影响生活质量。更严重的是,近年来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不断攀升,悄无声息地威胁着男性的健康,成为不可忽视的重大隐患。
因此,30岁后的男性必须将前列腺健康纳入日常健康管理的范畴。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泌尿健康促进分会委员
30岁后,前列腺会发生哪些变化?
前列腺,被称为男人的“第一腺”“生命腺”,外形类似一颗栗子,位于膀胱下方,紧邻尿道和输精管,是男性生殖和泌尿系统的关键部位。它不仅掌控着排尿和射精的阀门,还分泌前列腺液,为精子提供营养和活力。如果把膀胱比作一个水库,前列腺就像一道闸门,守护着尿液的正常排出。
随着年龄增长,男性的睾丸功能减退,雄激素水平下降,雌激素相对上升,这种激素失衡会刺激前列腺组织增生。而一旦前列腺体积增大,就会挤压尿道,就像水库出口被堵塞,导致排尿不畅,甚至影响膀胱功能,引发尿频、尿急、夜尿增多、排尿困难等症状。同时,前列腺的抵抗力也会随之下降,更容易受到感染和炎症的侵袭。长期的前列腺问题若不加以管理,还有可能会增加前列腺癌的风险。
守护前列腺,从这些小事做起
对此,有什么方法可以应对呢?
合理饮食:为前列腺“加油”
多喝水:正常男性每天饮水不应少于1700毫升,最好多次少量饮用。充足的水分可以稀释尿液,减少有害物质在尿道和前列腺的积聚,降低感染风险。
戒烟禁酒,少食辛辣:吸烟会增加前列腺疾病的风险,而辛辣食物会导致前列腺充血。此外,控制动物蛋白的摄入也很重要,过多的动物蛋白可能是前列腺增生的一个诱因。建议适当食用南瓜子等种子类食物,它们富含锌等营养成分,对前列腺有益。
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物,这些食物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保护前列腺。
健康生活习惯:让前列腺“动起来”
避免久坐和憋尿:久坐会使前列腺血液循环不畅,腺管阻塞,腺液排泄不畅。建议坐姿持续时间不超过2小时,每隔2~3小时排尿一次。同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包括跑步、游泳等。
提肛运动:这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可以促进前列腺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具体做法是:吸气时收缩肛门,呼气时放松肛门,每次收缩和放松持续3~5秒,重复进行10~15次,每天进行3~4组。
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前列腺病变通过健康体检可以有效检出。即使前列腺检查正常的男性,随着年龄增长,也可能逐渐出现增生表现。因此,定期体检至关重要,尤其是30岁以后的男性,不能因为之前没有问题就掉以轻心。
早管理,早安心
当出现以下症状时,需要警惕前列腺问题:
前列腺炎:主要症状为尿频、尿急、尿痛,可能伴有会阴部不适或疼痛。
前列腺增生:常见症状包括排尿费力、尿急、尿频、夜尿增多、排尿困难、尿等待、尿中断、尿不尽等。其中,尿频是最早期的信号,尤其是夜间起夜次数增加。
前列腺癌:早期症状与前列腺增生相似,甚至有些患者早期没有任何症状。建议大于45岁的男性每年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异常的则需要做前列腺核磁共振和前列腺穿刺活检,了解前列腺有没有患癌。如果家族中有直系亲属患前列腺癌,则需要格外小心,每3-6月到泌尿外科复查一次。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前往正规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早期干预前列腺疾病不仅能延缓病情进展,还能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如尿路感染、膀胱结石、肾功能损害等。此外,早期干预还能帮助男性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因长期疾病带来的焦虑和抑郁,从而更好地维护前列腺健康。
结语
在为生活与工作奔波的同时,广大男性朋友们千万别忽视了前列腺的健康,因为这不仅关乎男性的生理功能,更直接影响着生活质量、心理健康乃至家庭幸福。因此,男性朋友们,尤其是30岁以上的人群,请务必重视定期体检,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关注前列腺健康。
[5]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 良性前列腺增生诊疗及健康管理指南[J]. 中华男科学杂志, 2022, 28(4): 356-365. DOI: 10.13263/j.cnki.nja.2022.04.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