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健康中国公益行动 >新闻详情

老年高血压,警惕这N个危险时刻

来源:CHTV百姓健康2025-07-18 10:28:52

在罗斯福那个年代,人们并不重视高血压,不重视到什么程度呢?据罗斯福的日记显示,他的高压值(收缩压)250 mmHg,低压值(舒张压)150 mmHg,仍习以为常;甚至不进行任何治疗。


那么我们这个时代对于高血压的重视度怎么样?中国高血压患者“三率”调查结果显示,有一半人竟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知道自己得了高血压的不到一半,在知道自己得高血压的人中,又有一半的人不治疗;最后能控制自己的血压在正常状态的则更少!高血压得到控制的患者只有百分之十几,而真正能把自己的疾病管理好,将来不得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占的比例估计就更低了。


高血压是我国患病人数最多的慢性病之一,目前患者超过2.7亿,是城乡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



付彤 主任医师


泽州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一病区科主任

主任医师,中共党员,硕士学位

担任山西省卒中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

山西省健康协会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西省老年医学学会常务委员

晋城市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神经介入、心理、康复、头痛、癫痫等专业诊疗


老年高血压尤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气温骤降:每当寒流过境、气温骤降之时,脑梗的发生率便直线上升,其中相当一部分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因此在季节交替时节,大家要做好防寒保暖。现在已是秋天,暂不存在防寒的问题,但是也要注意空调房与外界的室温差,切勿贪凉。


2. 情绪波动:人在大喜、愤怒、悲伤或恐惧时,血压会骤然升高、心率加速,更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病。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切勿情绪过激,遇事要有所节制,以免乐极生悲。


3. 清晨时分:确切地说是上午6:00-9:00,此时人刚从梦中醒来,体内水分缺乏,血流相对较慢,血液浓缩,比其他时段更容易引发脑梗。建议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晨起后,不要猛地坐起来,先喝一杯温开水,慢慢起床。


4. 吸烟喝酒:吸烟与饮酒是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大敌”,尤其是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人,血压极易出现波动,导致头晕、胸闷等症状。


5. 餐后1至2小时:人在进食后,大量血液涌向消化系统,心脏和大脑的血液就会相对减少。老年人自身的血压调节功能比较弱,容易引发餐后低血压,出现头晕目眩、视物模糊等一系列不适。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宜暴饮暴食,避免高盐高脂,最好是少食多餐,饭后应保持坐位或卧位休息平躺十几二十分钟,避免突然站起或立即运动。如果不慎发生餐后低血压,应尽快蹲、坐或平躺,避免跌倒继而发生擦伤、骨折等。


6. 屏气排便:很多老年人存在便秘的情况,在屏气用力排便时,腹压加大,可使血压升高。临床上就有一些病例,因为屏气排便导致血压骤升,甚至冲破血管壁,造成脑出血或心肌梗死等。因此,建议老年高血压患者多吃膳食纤维和润肠通便的食物,如燕麦、豆类和蜂蜜等。


7. 不及时服药:绝大多数老年高血压患者需要遵医嘱服用降压药,如果随便减药、停药,血压容易发生更大的波动,长此以往就会引起心肌肥厚、心功能不全,甚至心梗、脑梗、脑出血等严重病症。


8. 洗澡沐浴:老年人体质较弱,体温调节和血管舒缩功能较差,在热水或冷水刺激下,血压易发生波动。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洗热水澡时水温不能过高,时间不宜过长,以防心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晕、胸闷等症状。


了解这些特点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和治疗老年高血压,减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在生活过程中饮食跟适当的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老年高血压降压治疗的主要原则有以下两点:


1. 和缓平稳的控制血压,避免发生低血压;


2. 最大限度的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风险。


结语


高血压是我国患病人数最多的慢性病之一,目前患者超过2.7亿,是城乡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高血压的防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以癌症、高血压、糖尿病等为突破口,加强综合防控,强化早期筛查和早期发现,推进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变。2019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明确实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加强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的规范管理。高血压管理要趁早,老年人高血压管理更是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中国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和管理指南编写联合委员会. 中国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和管理指南[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9, 53(1): 13-24.

[2]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编写组. 中国心血管病健康和疾病报告2022[M]. 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22.


作者:付彤 泽州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一病区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