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健康中国公益行动 >新闻详情

鸡蛋,从买回到上桌,你做对了吗?

来源:CHTV百姓健康2025-08-19 18:03:53

鸡蛋是餐桌上的“常客”。煎蛋、蒸蛋、溏心蛋、蛋糕……我们几乎每天都会吃它。但鸡蛋买回来有人第一时间就洗得干干净净再进冰箱,有人坚持“不洗才新鲜”;在烹饪时有人酷爱溏心蛋,有人坚决只吃全熟蛋。



问题来了——鸡蛋到底该不该洗?应该怎么放?怎么吃才安全又美味?今天,给你一个“从买回到上桌”的完整答案。


洗?还是不洗?


▌鸡蛋的“天然防护服”


鸡蛋外壳上有一层肉眼几乎看不见的薄膜,叫做角质层或俗称的“保护膜”,它能封住蛋壳微小的气孔,防止细菌进入,还能减少水分蒸发。一旦用水清洗,这层膜就很容易被破坏,鸡蛋的保质期和安全性都会下降。


▌不同来源的鸡蛋区别对待



为什么水洗有风险?研究表明,如果用温度低于蛋温的冷水冲洗,外部气压会让表面细菌通过气孔进入蛋内,这就是所谓的“抽吸效应”。因此,如果真的要洗,一定要用高于蛋温的温水并立即烹煮或冷藏。



存放:放在冰箱哪里才对?


▌冷藏还是常温?


研究发现,4°C冷藏的鸡蛋在15周后依然保持较好的品质,而常温下1周就可能从AA级掉到B级,且失重和细菌风险显著增加。


▌在冰箱里的正确位置

吃法:安全与营养两不误


▌生食风险


鸡蛋可能携带沙门氏菌等致病菌,即使蛋壳干净也不代表绝对安全。建议高危人群(孕妇、儿童、老人、免疫力低者)不要食用生或半生的鸡蛋。


▌安全熟度实验显示,将蛋黄加热至≥71°C(蛋白完全凝固,蛋黄开始变稠)即可杀死沙门氏菌。因此全熟蛋是最稳妥的选择。


▌常见吃法的优缺点



▌蛋黄与胆固醇的真相


多项研究发现,每天适量吃1–2个鸡蛋,并不会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关键在于整体饮食和生活方式,而不是单个食物。

这样看来,一颗鸡蛋可是有“大学问”。别小看“要不要洗”“放哪里”“怎么煮”这些细节——它们关乎鸡蛋的安全性、保质期和口感。只要记住三个关键词:保留保护膜、冷藏存放、全熟优先,你就能既安心又美味地享用每一颗鸡蛋。


参考来源

1.Board, R. G., & Tranter, H. S. (1995). The microbiology of eggs. Eg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81–104.

2.Keener KM, McAvoy KC, Foegeding JB, Curtis PA, Anderson KE, Osborne JA, Bush DJ. Effect of testing temperature on internal egg quality measurements. Poult Sci. 2006 Mar;85(3):550-5.

3.Humphrey TJ, Whitehead A, Gawler AH, Henley A, Rowe B. Numbers of Salmonella enteritidis in the contents of naturally contaminated hens' eggs. Epidemiol Infect. 1991 Jun;106(3):489-96.

4.Drouin-Chartier JP, Chen S, Li Y,et al. Egg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hree large prospective US cohort studies, systematic review, and updated meta-analysis. BMJ. 2020 Mar 4;368:m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