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健康中国公益行动 >新闻详情

“腿”是第二心脏:为啥医生总劝你多动动?

来源:CHTV百姓健康2025-09-09 18:33:04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时刻:在电脑前专注地忙完一整天,或者或者经历了一场长途飞行当你终于从椅子上站起来时,感觉双腿像灌了铅一样,又酸又胀,甚至有点麻木,用手按一按小腿,还能留下一个暂时的凹痕。
我们通常会把这种感觉归结为“太累了”,休息一晚就好。但你可能不知道,这不仅仅是疲劳的信号,更是身体里一个至关重要的系统——我们称之为 “第二心脏” 在向发出负荷过重的警报。
是的,你没听错,就是你的腿。那么,腿为什么会被赋予如此重要的称号?它究竟是如何工作的?而这,又与心血管内科医生那句挂在嘴边、可能都听出老茧的劝告没事多动动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

重新认识你的“第二心脏”

如果把我们的身体想象成一个庞大的“生命公司”,那么血液循环系统就是最关键的“物流配送网”。位于胸腔的心脏,无疑是这个网络的中央总站。它动力强劲,一刻不停地将富含氧气和营养的血液,通过动脉这条“高速路”强劲地泵出,顺利送达全身各个角落,包括最偏远的“分支机构”——我们的双腿和双脚。
然而,送出去容易,收回来难。当血液完成了输送任务,需要带着代谢废物通过静脉这条“回路”返回心脏和肺部进行“净化回收”时,它们面临着一场极其艰难的逆流长征。
最大的挑战,来自于我们时刻都在感受却时常忽略的力量——重力。 当你站立时,血液从脚部回流到心脏,相当于要垂直向上爬升超过一米的高度。单靠心脏这一个“总站”在远方抽吸,力量已然不足。就像你无法用一根吸管轻易喝光一杯沉底的珍珠奶茶,心脏也需要一个得力的“帮手”。
这时,小腿肌肉隆重登场了。它,就是我们身体的“第二心脏”,学名叫做 “骨骼肌泵”
图源:维基百科
它是如何工作的呢?原理其实非常巧妙,就像我们生活中一个常见的动作:
1. 肌肉收缩=挤压水泵:当你走路、跑步或仅仅是踮起脚尖时,小腿肚的肌肉(尤其是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就会有力地收缩,变硬鼓起。这一收缩,会直接挤压深藏在肌肉之中的静脉血管
2.静脉瓣膜=单向阀门我们的静脉血管内壁,巧妙地设计了许多像单向旋转门一样的结构,叫做“瓣膜”。这扇“门”只向心脏的方向开放,阻止血液向下倒流。
于是,一个精妙的协作过程开始了:你每走一步,小腿肌肉收缩,就像用手猛地挤压一把浸在水中的胶头滴管,把血液向上推去;肌肉放松时,由于上方的“单向阀门”关闭,血液无法回落,只能静静地等待下一次挤压。
你每走一步,小腿这个“局部泵站”就启动一次,将血液往上泵送一程。 步步为营,节节攀升,最终成功帮助血液克服重力,返回心脏。
所以,“腿是第二心脏”这个说法,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文学比喻,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关乎我们生存效率的生理学机制。当我们理解了这一点,那句“多动动”的劝告,就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变成了维护生命核心系统的智慧之言。

当“第二心脏”失灵时会怎样?

我们身体的这个“双心系统”设计精妙,但它有一个致命弱点:“第二心脏”需要我们的活动才能启动。 长时间静止会让这个强大的肌肉泵陷入“罢工”,引发一系列健康危机。
1.早期的警报:从酸胀到“蜘蛛网”
当你久坐时,小腿肌肉停止收缩,血液失去向上动力,在重力作用下淤积在下肢。血管内压力持续增高,最先表现为:
酸胀沉重下午感觉双腿灌铅般沉重
短暂水肿按压小腿会留下暂时凹痕
蜘蛛状血管皮肤出现细小红蓝色血管网
图源:辽宁医科血管病医院
2.中期危机:静脉曲张——“蚯蚓腿”
长期忽视警报会导致问题升级。静脉血管在持续高压下像过度拉伸的皮筋,逐渐变形扩张。同时,防止血液回流的单向阀门(瓣膜)因血管扩张而无法闭合,形成肉眼可见的静脉曲张——腿上蜿蜒凸起的青紫色血管,不仅影响美观,更是血液循环系统“故障”的表现
3.隐匿杀手:深静脉血栓(DVT)
这是最危险的后果。当肌肉泵停摆,深部静脉血流几乎停滞,血液成分容易“抱团”形成血栓。尤其常见于:
  • 长途飞行的“经济舱综合征”
  • 术后长期卧床
  • 连续数小时不起身的办公族
血栓本身会导致腿部肿胀疼痛,但更危险的是脱落后可能随血流到达肺部,引发致命的肺栓塞
4.对主心脏的隐秘消耗
别忘了,小腿这个“辅助泵”的本职工作是为主心脏减负。当它持续失灵,主心脏就不得不使出“吃奶的劲儿”来试图抽吸远在下肢的血液。长此以往,这相当于给心脏增加了一份隐形的、持续不断的额外负担,悄悄消耗着它的功能储备。

守护你的“双心”:

实用、高效的护腿指南

知道了"第二心脏"的重要性,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守护它。其实秘诀很简单:让它规律地工作起来! 以下几个实用方法,能让你轻松激活这个强大的血液回流泵。
1. 黄金法则:打破静止,每小时动3分钟
这是最核心的原则。记住一个简单口诀:"动则兴,静则"避免连续静止超过1小时。设定闹钟,每小时起身3-5分钟,去接杯水、上个厕所或简单伸展。这短暂的活动就足以有效"重启"一次肌肉泵,清空淤积的血液。
2. 王牌运动:让"泵"高效运转
  • 步行:最好的"泵血"运动每天坚持30分钟以上的快走,是锻炼小腿泵最自然、最有效的方式。它完美协调了双侧肌肉的收缩与放松。
  • 踮脚运动:办公室的隐形健身坐着或站立时,反复做踮脚尖、放下的动作。这个简单的动作能强力收缩小腿肌,就像给血液回流装上了一个手动泵,随时都能做。
图源:网络
  • 游泳/骑自行车:低压高效的选择:这些水平运动对关节友好,同时能充分锻炼下肢肌肉,特别适合大多数人。
3. 日常小习惯:融入生活的智慧
  • 睡前抬腿:给双腿放个假:每天睡前躺在床上,将双腿抬高置于枕头或墙面上,使双腿略高于心脏水平,保持15-20分钟。这个姿势巧妙地利用重力促进血液回流能极大缓解腿部的酸胀感。
  • 踝泵练习:坐着也能做的"救命动作":这是久坐时的黄金动作。伸直腿,用力勾脚尖保持5秒,再用力绷脚尖保持5秒,反复进行。这个动作能主动挤压深层血管,是预防血栓的极佳方法。
  • 选择宽松的衣物:避免穿过紧的袜子、裤脚或束腰,减少对血管的额外压迫,为血液回流创造一个畅通无阻的环境。
从现在开始,不要只是“心动”,更要“腿动”。为了的心血管健康,站起来,走起来,每一次行走、每一个踮脚,都是为你全身的血液循环注入活力,也是在为那颗真正的心脏减负。

参考来源:

[1]Williams KJ, Ayekoloye O, Moore HM, Davies AH. The calf muscle pump revisited. J Vasc Surg Venous LymphatDisord. 2014 Jul;2(3):329-34. 

[2]Baish JW, Padera TP, Munn LL. The effects of gravity and compression on interstitial fluid transport in the lower limb. Sci Rep. 2022 Mar 22;12(1):4890.

[3]Lurie F, Kistner RL, Eklof B, Kessler D. Mechanism of venous valve closure and role of the valve in circulation: a new concept. J Vasc Surg. 2003 Nov;38(5):955-61.

[4]Kuipers S, Cannegieter SC, Middeldorp S, et al, Rosendaal FR. The absolute risk of venous thrombosis after air travel: a cohort study of 8,755 employees of international organisations. PLoS Med. 2007 Sep;4(9):e290. 

[5]Li H, Zhang W, Lu Q, Wang J, Zhi Y, Zhang L, Zhou L. Which Frequency of Ankle Pump Exercise Should Be Chosen for the Prophylaxis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Inquiry. 2022 Jan-Dec;59:469580221105989.

[6]Silva KLS, Figueiredo EAB, Lopes CP,et al. The impact of exercise training on calf pump function, muscle strength, ankle range of motion, an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 at different stages of severity: a systematic review. J Vasc Bras. 2021 Apr 28;20:e2020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