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 也分好坏?研究发现:女性臀部大腿胖,心脏老得更慢
来源:CHTV百姓健康2025-09-30 21:44:58
如今,心脏病仍是全球主要死亡原因。令人不安的是,不少看起来体型正常、甚至规律运动的人,依然会在中年或更早出现心血管问题: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或心肌梗死。为什么会这样?
一项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的最新研究提醒我们,除了体重与血压,藏在腹腔里的“内脏脂肪”可能是一个被忽视的危险因素。它能在没有明显外形变化的情况下,悄悄推动心脏和血管走上“提前老化”的道路。
AI揭示心脏真实年龄
研究团队利用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数据,对21,241名参与者的心脏与血管影像进行分析,并借助人工智能提取组织硬化、炎症等“老化”信号,从而为每个人估算一个“心脏年龄”(heart age)。
这个“心脏年龄”可以和实际年龄进行比较,直观反映出心脏是否“提前变老”。结果显示:内脏脂肪越多,心脏被评为“年龄更大”的概率越高。换句话说,内脏脂肪与心脏加速老化存在显著关联[1]。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体重正常或坚持运动的人,如果内脏脂肪水平较高,心脏老化依然可能走在“快车道”上。
男女脂肪分布大不同
研究最令人意外的发现,是脂肪分布对心脏老化影响的性别特异性,且呈现 “方向相反” 的关联。
对男性而言,腹型肥胖(“苹果型身材”)是心脏老化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这类脂肪分布与心脏加速老化强烈相关。肚子里的脂肪越多,心脏衰老得越快。另有一项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的研究发现,腰围每增加1厘米,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约2%。[2]
女性则相反,女性型脂肪(臀部和大腿,通常被称为“梨形身材”)的遗传倾向,对女性的心脏老化具有保护作用。一项研究对超过252万人的数据进行了系统性分析,结果发现,大腿围每增加5厘米,死亡风险降低18%;臀围每增加10厘米,死亡风险降低10%。[3]
这些研究都指向了一个事实,脂肪分布不仅影响体重,还与心血管健康密切相关。
炎症与激素的双重作用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研究进一步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线索。
首先,内脏脂肪的代谢活性更高。它会分泌炎症因子和各种代谢分子,引发全身低度慢性炎症,而炎症正是组织老化和心血管病变的重要推手。研究观察到,内脏脂肪多的人群血液炎症水平显著升高。
其次,激素的作用不可忽视。雌激素不仅能影响脂肪分布,还对心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绝经前女性的心脏老化速度普遍慢于男性。
因此,内脏脂肪、炎症反应和激素水平,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合谋”,决定了心脏能否保持年轻。
“瘦而腹胖“可能更危险
该研究补充了传统BMI评估的局限性,BMI仅反映体重与身高比例,无法区分脂肪分布,可能掩盖“瘦而腹胖”者的风险。因此,测量腰围、腰臀比,甚至做一次体成分分析,比单纯看体重更有意义。
健康生活方式仍是改善这一问题最可靠的“药方”。均衡饮食、控制精制碳水与糖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和优质蛋白、规律运动(有氧+力量结合)、保证睡眠和减压,都是减少内脏脂肪的有效途径。即便是经常运动的人,也要关注腹部脂肪情况。
结语
参考来源:
[1]Losev V, Lu C, Tahasildar S,et al. Sex-specific body fat distribution predicts cardiovascular ageing. Eur Heart J. 2025 Aug 22:ehaf553.
[2]de Koning L, Merchant AT, Pogue J, Anand SS. Waist circumference and waist-to-hip ratio as predictors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meta-regression analysis of prospective studies. Eur Heart J. 2007 Apr;28(7):850-6.
[3]Jayedi A, Soltani S, Zargar MS,et al. Central fatness and risk of all cause mortality: systematic review and dose-response meta-analysis of 72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BMJ. 2020 Sep 23;370:m3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