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健康中国公益行动 >新闻详情

家里有这种碗的小心了!它可能正在悄悄释放三聚氰胺

2025-11-19 22:41:26

导语

竹制餐具

真的是更安全的选择吗?


在减少塑料制品使用、治理塑料污染和环保的浪潮下,

越来越多的餐馆和咖啡馆开始使用号称“天然环保”的竹制餐具。

碗、杯、勺、儿童餐具套餐上印着“竹纤维”、“可降解”、“生物基”等字样,

看起来比塑料更安全健康。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含三聚氰胺的问题产品,几乎全是竹制餐具


捷克布拉格化学与技术大学团队在《食品控制》(Food Control)期刊上发表了一项研究,分析了来自捷克、英国和中国市场的33种“生物基”餐具——包括碗、杯子和餐具套装。结果显示,这些餐具中有近三分之一(32%)含有三聚氰胺,其中问题产品几乎全部是竹制餐具。


更令人担忧的是,6款竹制产品的三聚氰胺释放量超过欧盟法规限值(2.5毫克/千克)。研究模拟了大众的真实使用场景,如盛放热饮、酸性饮料(柠檬茶、橙汁)等,结果发现这些化学物质确实会迁移到食物中。


研究者指出,这些产品表面标注的“竹制”其实是由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混合竹粉或竹纤维制成的塑料复合材料。

换句话说,它们并不是纯竹子做的碗,而是竹粉掺了塑料的复合制品。


图源:Science Direct


不是个例,以往也有类似问题


2024 年发表在期刊《Toxics》的一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在中国电商平台和零售店购买了 40 多种“竹粉、麦秸、三聚氰胺”餐具(包括碗和杯),结果显示:


35%的样本三聚氰胺迁移量超出中国国家标准限值(0.2 mg/dm²)


研究者还发现,竹粉和植物纤维的加入会加速塑料树脂的老化和降解,从而让化学物质更容易释放。尤其在反复加热、盛放热汤或酸性饮品时,风险更高。


这些结果说明,所谓的“竹制环保餐具”并不比普通塑料更安全,反而可能因为结构更复杂而更容易出问题。


到底什么是“生物基”或“竹制”餐具?


很多消费者听到“生物基”“竹纤维”,就会下意识觉得“天然”“可降解”“安全”,但事实上,这些词往往带有营销意味。


但其实,通俗地讲“生物基餐具”指的是用植物、农作物或天然纤维作为部分原料制成的餐具,比如竹粉、麦秸、玉米淀粉、甘蔗渣等。但这只是“部分成分”,真正让餐具成型的主料往往仍然是塑料或三聚氰胺树脂


这些植物粉末只是填料,能让餐具摸起来更自然、颜色更柔和,但结构仍然是塑料。一旦遇热、接触酸性饮料或长时间使用,就可能出现化学迁移。


可以这么理解:“生物基餐具”更像是穿了竹子外衣的塑料碗,而不是竹子削出来的碗。


那竹筷子呢?是不是同一回事?


那我们常用的竹筷子,也有这样的风险吗?这里需要明确的是:


《Food Control》研究中提到的“竹制餐具”不包括传统竹筷。研究测试的主要是“竹粉+塑料树脂”压制的碗、杯、餐具套装,而不是我们平时用的那种整根竹子制成的筷子。


一次性竹筷一般属于纯竹制品,并没有塑料或三聚氰胺,因此不会产生这种“迁移”风险。

它的隐患来自别的地方——在加工过程中,有些厂商为了让筷子颜色更白、保存时间更长,可能使用
漂白剂(如过氧化氢、二氧化硫)或防霉剂


如果清洗不彻底或质量不合格,可能导致化学残留。



这些物质会带来什么健康隐患?


三聚氰胺是一种工业化学品,常用于制造塑料和胶黏剂。正常情况下,它不应进入人体。但当餐具材料在高温、酸性或反复使用环境下分解释放三聚氰胺后,可能造成:


  • 肾脏负担加重、增加肾结石风险;
  • 长期低剂量暴露可能影响儿童发育、肝肾功能;
  • 与甲醛共聚的树脂降解后,还可能释放微量甲醛,引发呼吸道刺激或过敏反应。


除了三聚氰胺外,研究还检测到部分“生物基餐具”中含有农药残留、消毒剂、防霉剂等其他化学物质,说明这些原材料在加工或储存环节也存在潜在污染。


如何挑选更安全的餐具?


科学家和监管机构都建议消费者保持理性,不被“环保标签”迷惑。几个实用建议如下:


1.不要购买来历不明、价格过低的“竹纤维”“植物基”餐具。
尤其是儿童餐具、便携杯、外卖碗——这些往往是风险重灾区。


2.看材质说明。
如果标签上写着竹纤维餐具或竹粉+树脂餐具,说明它不是纯竹,而是混合塑料制品。
不要被“天然”“环保”标签迷惑,材质、正规标识比这更重要。


3.避免长时间盛放热汤、酸性饮料。
无论是塑料、竹纤维还是树脂餐具,都尽量用于温度不超过60 ℃的食物。


4.家中可优先选择陶瓷、玻璃或不锈钢餐具。
这些材质稳定、安全、可长期使用,是真正的“可持续”。


5.一次性竹筷尽量选择有QS或食品接触标识的正规产品。
避免颜色异常发白、有刺激气味的产品。


写在最后: 


环保的包装不代表安全的内容,

选择前,别忘了看清它的真面目。


参考文献:

[1] Kamila Bechynska, Vit Kosek, Leos Uttl, Vojtech Hrbek, Claire McKillen, Emma Bradley, Monika Tomaniova, Jana Hajslova,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bamboo and other bio-based dishes contamination,Food Control,Volume 174,2025,111188,ISSN 0956-7135,https://doi.org/10.1016/j.foodcont.2025.111188.

[2] Liu S, Wang Y, Liu Z, Yang Z, Chen L, Chen B. Migration of Melamine and Its Derivatives from Melamine/Bamboo/Wheat Straw-Made Tableware Purchased from Internet Markets or Retail Shops in China. Toxics. 2024 Feb 9;12(2):143. doi: 10.3390/toxics12020143.

[3]https://mp.weixin.qq.com/s/F-wstc1OV9Pd-UGaeQrW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