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CHTV百姓健康 2025-08-14
7月26日,由国家卫健委百姓健康频道(CHTV)举办的健康中国传播大会第七期对话院长(书记)专题活动上,北川羌族自治县中羌医医院党委书记朱伟以 “羌医药走出深山的破壁实践” 为题,分享民族医院特色发展路径。朱伟强调:“用现代语言讲好古老羌医故事,让健康福祉跨越崇山峻岭”,为民族地区医疗转型提供新范式。
千年非遗“活”传承,
民族医防融合新样本
在华夏人文始祖大禹的诞生地、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北川,矗立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唯一以“中羌医”命名的民族医院。它不仅是守护当地群众健康的堡垒,更承载着厚重的文化使命: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羌医药”的核心活态传承基地,肩负着让千年羌族医药智慧焕发新生、服务现代健康的重任。其核心目标清晰而坚定:确保少数民族群众“看得好病、防得住病”,成为民族地区“医防融合”的先行示范。面对独特禀赋与时代需求,医院确立了鲜明的战略路径:“双轮驱动、四轮协同”。“双轮驱动”,一是“民族医药”之轮:深度挖掘、保护、应用羌医药独特理论、方剂与疗法,如特色骨伤、风湿病治疗及“释比”医药文化;二是“现代服务”之轮:融入现代医院管理、精准医疗技术与公共卫生理念,提供高质量的综合医疗服务与疾病预防控制。在此战略引领下,医院坚定走“小综合、大专科”的差异化道路,并通过“四轮协同”发力。科研创新引擎:系统开展羌医药基础与临床研究,推动其标准化、现代化;专科建设核心:重点打造骨伤科、风湿免疫科等羌医药优势专科,形成区域影响力;产业融合延伸:链接本地中羌药材种植,探索“医、药、养、游”结合;文化传播纽带:建立羌医药文化展示馆,开展非遗传承人培训,向公众普及羌医药知识。通过这一特色发展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北川中羌医医院正从单一的医疗机构,蝶变为川西北中羌医药高地、民族医药振兴的生动样本,以及非遗活态传承与健康福祉深度融合的典范。
专科精进:
疗效为本,擦亮羌医特色金招牌
作为羌医药活态传承的核心阵地,北川中羌医医院深知疗效是立院之本。医院深挖羌医药宝库,精心打造了一批以“简、便、验、廉”著称的优势专科。其中,骨伤科 创新应用羌药药膏与外用药酒,其临床实践显示能将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缩短约30%,有力验证了羌医药在创伤修复领域的独特价值。针灸康复科则精研羌医火针疗法,在皮肤病、顽固性颈肩腰腿痛等病症治疗上效果突出,成为深受羌汉百姓信赖的特色诊疗名片。疗效的背后,是科研创新与活态传承的强力支撑。医院设立了羌医药研究中心与羌医药博物馆,系统梳理理论典籍,深度挖掘文化内核,将大禹治水的“疏导”智慧融入羌医防病理念。科研方面成效显著,已成功申报立项各级科研项目26项,为羌医药的标准化、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医院积极推动羌医药从“百草”走向“百业”,深度融入现代大健康产业链。系统开发出涵盖8大系列、50余个品种的羌医药大健康产品(基于医院官方公布的产品目录或产业合作信息),构建了“医、养、食、礼”全场景应用矩阵。依托北川优质生态康养资源,创新打造“羌医药+健康旅游”模式,建成两个“四川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在景区、民宿及游客中心,通过羌医药膳、药浴、特色茶饮等体验产品及“羌医药体验馆”,实现了 “文化可感、疗效可见、医院发展、群众受益” 的多方共赢,生动诠释了非遗保护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智慧传播:让羌医文化“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