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CHTV百姓健康 2025-03-14
【导语】在癌症诊疗过程中,分子病理报告就像一份“基因密码”,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关键信息,指引着治疗的方向。
荧光定量 PCR 检测是一种常见的基因检测方法。它的优点很突出,能快速检测出基因的突变状态,这对于急需确定治疗方案的患者来说至关重要。而且,它对标本的要求不算高,大约 200 个细胞的 DNA 含量就足够检测了。
不过,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一方面,它只能针对已知的突变位点进行检测,对于未知的突变就无能为力了;另一方面,它的敏感性相对较差,如果突变频率较低,可能就无法检测出来。邢晓明主任分享了一个案例:一位晚期肠癌肝转移的患者,为了尽快确定治疗方案,同时进行了 PCR 检测和 NGS 检测。PCR 检测结果显示没有可用药的基因突变,一家人正准备用药时,NGS 检测结果却显示存在 KRAS 点突变,而这个突变恰好影响用药。这就凸显出 PCR 检测的局限性,也提醒我们,在选择检测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
▼ FISH 检测:眼见为实的基因检测法
FISH 检测,也就是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它通过两色或三色荧光标记基因,能直观地呈现基因位点的变化,比如基因的缺失、异位、融合,以及基因扩增(即基因数量增加)等情况,真正做到 “眼见为实”。
在实际应用中,它能为医生提供非常直观的基因信息,帮助判断病情。但不同检测技术各有特点,FISH 检测也需要与其他技术相互补充。
▼ NGS 检测:高通量的全面“侦察兵”
NGS 检测,也就是高通量测序技术,最大的优势就是 “高通量”,能够一次性检测大量基因。它不仅可以检测已知的突变,还可能发现未知的基因突变,为精准医疗提供更全面的依据。就像上面提到的肠癌患者案例,NGS 检测发现了 PCR 检测遗漏的 KRAS 点突变,从而改变了治疗方案。
不过,随着检测基因数量的增加,数据分析的难度也会加大。所以,目前常采用选择部分有用基因的 “小 panel” 检测方式,在保证检测效果的同时,降低分析难度。
如今,越来越多的肿瘤需要进行分子检测,这是因为单纯依靠传统的形态学诊断,已经无法完全揭示疾病的本质。分子检测能够深入到基因层面,为疾病诊断、治疗方案选择提供更精准的信息。在实际诊疗过程中,不同的检测方法各有利弊,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才能为患者制定出最有效的治疗方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病理科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