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从“千人一方”到“量体裁衣”,医学迈入精准时代。过去,癌症治疗常以发病部位命名(如肺癌、胃癌),治疗方案也多基于“一刀切”的化疗或放疗。但如今,随着分子病理学的突破,医生手中的“武器”不再局限于器官定位,而是深入基因层面,为患者定制个体化方案。这一切的起点,正是一份看似复杂的分子病理报告。
传统的肿瘤分类大多依据病变部位,如肺癌、甲状腺癌、乳腺癌等。然而,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同一部位的肿瘤在分子层面可能千差万别。分子病理报告通过检测患者基因序列的改变,能够更精准地对疾病进行分类。例如,乳腺癌的 HER2 状态不仅在乳腺癌中重要,在胃癌、膀胱癌等其他癌症中也逐渐受到关注。未来,疾病的分类将越来越多地依据分子特征而非仅仅依据解剖部位,这种分类方式更有意义,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疾病的治疗和预后。靶向治疗是近年来癌症治疗的重大突破之一。其核心在于找到肿瘤细胞上的特定分子靶点,就像打靶一样,精准地攻击这些靶点,从而有效杀伤癌细胞,同时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分子病理报告能够检测出这些关键的分子改变,为医生提供明确的靶点信息。比如,在某些肺癌患者中,如果分子病理报告显示存在 EGFR 基因突变,医生就可以选择针对这一靶点的特定靶向药物进行治疗,大大提高治疗效果。免疫治疗为癌症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它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识别和攻击癌细胞。然而,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免疫治疗,其效果也因人而异。分子病理报告可以帮助检测与免疫治疗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如 PD-L1 等。PD-L1 是一种免疫检查点蛋白,其表达水平能够预测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反应。如果检测结果显示患者 PD-L1 表达阳性,那么使用相应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能会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为患者带来新的生机。在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分子病理报告提供的分子信息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其他检查结果,这就需要多学科团队(MDT)的紧密协作,将分子病理报告与患者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从而为每位患者量身定制最合适的综合治疗方案。
▼嘉宾介绍
视频链接:科普了,病理│分子病理报告如何帮助医生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